八秒跑车网
  0-100km/h加速≤8秒,是我们对跑车的第一标准。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与服务
      打印  收藏

超豪华汽车品牌在华发展有些难

2015年02月18日  来源:中国汽车报  作者:王丽娇

对于超豪华车品牌来说,中国市场是绝不可能放弃的一块“肥肉”,而中国消费者也不负所望地一再突破着其对中国市场消费能力的想象力。所以,在全球车市低迷的困境里,中国车市反而成了这些超豪华车品牌的“避风港”。

 

但如今,随着中国政府反腐举措的持续深入,随着中国超豪华车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超豪华车品牌在中国的日子似乎不再如从前那般悠闲自在。2013年,部分超豪华车品牌在中国市场销量出现下滑,其中宾利同比下跌2.8%,兰博基尼下跌16.7%,法拉利下跌29%

 

对此,大多数超豪华车品牌开始放缓原先在中国加速扩张的经销商网络,针对中国市场调整产品和营销策略,并且都在构思进入SUV及新能源车等细分市场来增强竞争力。

 

2014年,超豪华车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表现有喜有忧。有的表现依然抢眼,有的在2013年的下跌之后重新回到正常的增长轨道,但也有的依然在经历着在华销量持续下跌的窘境。

 

但不管怎样,其在中国发展的决心不会动摇。只是对于超豪华车品牌来说,要想抢占中国市场,可能得比以前多费些“脑筋”。

 

玛莎拉蒂表现依然抢眼

2014年在华销量:9400

2014年同比增长:148%

全球销量占比:25.8%

 

2014年,玛莎拉蒂在中国市场表现依然抢眼。在全球销量136%增幅的同时,中国市场销量增幅高达148%,占全球销量25.5%

 

更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在大部分超豪华品牌在华增速都有所下滑的情况下,玛莎拉蒂在华却从2012年的930辆迅速飙升至4000辆,增幅高达330%

 

玛莎拉蒂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品牌转型和产业成长期,而中国作为玛莎拉蒂增速最高第二大市场,对玛莎拉蒂未来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

 

目前玛莎拉蒂旗下4款车型均在华有售,而201311月在中国上市的Ghibli车型89.8万元起的售价将门槛降至百万以下,受到消费者热捧,也带动了中国市场销量的大幅提升。由于中国市场需求旺盛,玛莎拉蒂正计划增加热销车型的产量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据了解,玛莎拉蒂最快将会在2015年第二季度引入首款SUV-Levante,竞品车型直接锁定保时捷卡宴。而随着在华销量大幅攀升,玛莎拉蒂也正在进一步扩大中国的经销商网络。

 

截至2014年底,玛莎拉蒂中国区官网的显示,玛莎拉蒂的经销商数量已有42家,与2013年相比已增加7家。而根据玛莎拉蒂CEO Harald Wester表示,到2015年将会增加到55家经销商。

 

经销商网络的不断扩大能否进一步助推中国市场销量增长,还要静观其未来表现。

 

保时捷卡宴唱“独角戏”

2014年在华销量:46931

2014年同比增幅:25.4%

全球销量占比:24.7%

 

2014年,保时捷在中国市场共交付46931辆,同比增幅25.4%,占全球总销量24.7%。作为保时捷全球第二大市场,中国市场销量在20149月及12月销量都已超过美国市场位居全球第一,全年销量也逐渐逼近美国市场。业内人士预测,中国市场有望在今年摘得保时捷全球最大单一市场的头衔。

 

保时捷在中国市场如此风光无限,卡宴功不可没。由于抢占了超豪华SUV这一细分市场,卡宴受到了中国消费者的热捧。保时捷中国副总裁及首席运营官柯实迈表示,卡宴的销量目前已经占到保时捷在中国总额60%,全球大约有27%的卡宴销往中国。

 

但让保时捷略显尴尬的是,虽然卡宴在中国热销,但其旗下传统跑车911Boxster等在欧洲市场颇受青睐的车型在中国市场却一直难见起色。为保住中国这个大市场,也为了给卡宴腾出产量,保时捷只能继续减产911等车型。

 

早在之前,保时捷就宣称因市场需求的减少,决定削减旗下双座跑车,包括911Cayman甚至入门级的Boxster的产量,用于充分满足中国乃至全球市场对卡宴的强劲需求。

 

随着宾利、玛莎拉蒂等超豪华品牌都在酝酿推出SUV 车型来争夺这一细分市场,卡宴能否继续在华唱“独角戏”,还需等待市场检验。

 

宾利回归正常“赛道”

2014年在华销量:2670

2014年同比增幅:22%

全球销量占比:24.2%

 

2014年,宾利在中国市场销量为2670辆,同比增幅22%,占其全球销量的24.2%,与排名第一的美国市场销量差距进一步缩小。

 

经历了2013年小幅下跌后,宾利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基本回到正常轨道。2013年宾利在中国市场销量出现下滑,同比下跌2.8%,而这一年宾利的全球销量却首次突破1万辆,实现18.9%的增幅。业内人士认为,除中国政府的反腐政策持续展开以及国内超豪华车市场竞争加剧等原因外,宾利在2013年初收回大昌行集团在华的总代理权可能对其中国市场表现也有影响。

 

中国豪华车市场的井喷和暴利是宾利收回代理权的直接原因,之后宾利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坐等数钱,而从品牌宣传到销售网络都得亲力亲为,这身份的转换及适应上可能需要花些时间。

 

据了解,宾利旗下首款SUV车型Bentayga将于今年9月上市,以抢占超级豪华SUV这一细分市场。宾利汽车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杜海默表示,从销量增长趋势来看,中国完全有潜力成为宾利汽车全球第一大市场。这款全新SUV也将有望同步入华销售。

 

法拉利路漫漫其修远兮

尚未公布2014年在华销量数据

 

截至目前,法拉利依然未公布其2014年的销量情况。但从其前三季度的市场表现来看,法拉利在2014年将回归正增长态势。

 

2013年对于法拉利来说,是让人忧愁的一年。2013年法拉利全球销量6922辆,同比下降5.4%;中国市场销量554辆,同比下跌达29%,仅占全球销量的8%。这种情况在2014年似乎有所好转。

 

根据2014年前三季度数据显示,法拉利在华(包括香港和台湾)累计销量约为809辆,已经超过2013年在华总销量554辆,与2013年前三季度的431辆相比,同比增幅高达87.7%

 

对于发展空间巨大的中国市场,法拉利给予了足够重视。据了解,随着国内法规对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法拉利计划推出的V6引擎发动机将参考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将排量设定在2.9L,以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

 

但与同属菲亚特集团的玛莎拉蒂相比,法拉利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似乎略显“疲态”。玛莎拉蒂在进入中国市场时还曾希望借助法拉利的知名度来扩展市场,且不少经销商都与法拉利共网销售。

 

如今,玛莎拉蒂不管是知名度还是销量都对法拉利形成了不小的挑战,早已不再需要法拉利这个“保护伞”。对于法拉利来说,中国市场的路越来越不好走了。

 

兰博基尼跌得“很受伤”

2014年在华销量236

2014年同比下滑11.6%

全球销量占比9.3%

 

2014年,兰博基尼在中国市场销量为236辆,同比下跌11.6%,与其全球销量19.3%的增幅形成鲜明对比,这已经是兰博基尼在中国市场的第三次下跌。

 

2008年进入中国市场后,兰博基尼在中国销量一直保持正增长态势。但从2012年开始却在中国市场遭遇“三连跌”,全球销量占比从2012年的15.4%降到2014年的9.3%

 

业内人士认为,除去中国市场的外部环境因素外,兰博基尼在中国市场的“水土不服”是其表现欠佳的一大关键因素。兰博基尼一直把性能放在首位,但这“动力澎湃的超级跑车”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似乎并没有太多用武之地。

 

与此同时,兰博基尼旗下产品与国内的节能减排政策是相违背的。

 

兰博基尼似乎把中国市场的希望寄托在了SUV产品上。在2012年北京车展全球首发的SUV概念车U-RUS本预计2017年投产,但据兰博基尼汽车亚太区总经理Andrea Baldi表示,兰博基尼在中国市场推出SUV的时间有望提速。

 

SUV非常符合兰博基尼的品牌定位,考虑到目前SUV在中国发展势头迅猛,我们希望SUV车型能够尽快进入中国。”他说。

 

劳斯莱斯现实如此迷茫

尚未公布2014年在华销量数据

 

劳斯莱斯官方在今年16日公布了全年的销售数据,但如往常一样,对于每个国家的具体销量只字不提,记者也只能从不同的渠道进行了解。

 

数据显示,劳斯莱斯2014年全球销量达4063辆,同比增长11.93%。至此劳斯莱斯已经连续五年创销售纪录,并且首次突破4000辆,迎来历史最好成绩。中国市场依然位列第二,仅次于美国。

 

根据LMC Automotive公司的数据显示,2012年劳斯莱斯中国市场实际销售了约998辆劳斯莱斯,同比增长16%2013年中国市场销量同比增长11%,约1016辆新车,占全球销量的40%左右。

 

而对于2014年中国市场的表现,有业内人士分析表示并不是很理想。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显示,劳斯莱斯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在2014年出现滑落,全年不足900辆。但具体的情况如何,外界依然无法求证。

 

据了解,劳斯莱斯计划于2016年中或2017年推出SUV车型,目前该车型已经完成了概念设计,但对于是否投产,宝马集团似乎迟迟未下定决心,因此SUV计划还在等待宝马集团最终决定。

(转载请注明来源:八秒跑车网/www.8mpaoche.com 责任编辑:Jack)
八秒跑车网微信公众号

“八秒跑车网”微信公众号,扫一扫,最新资讯随手掌握。

关键词:超豪华 豪华汽车 豪华车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隐私条款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网站简介
Copyright 2013-2015 8mpaoch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ariscar.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6240号-1 联系方式:021-50325218(总机) 邮箱: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