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秒跑车网
  0-100km/h加速≤8秒,是我们对跑车的第一标准。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与服务
      打印  收藏

访麦格纳国际亚洲区执行副总裁

2013年01月21日  来源:网友推荐  作者:周应军

编者按:去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主角依旧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销量仍差强人意,甚至还有部分电动汽车上市计划流产。前段时间,麦格纳国际(Magna International Inc.)亚洲区执行副总裁Frank O’Brien(弗兰克·欧博恩)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他更看好油电结合的技术,近阶段发展混合动力汽车更切实可行。

 

“油电结合更切实可行”


据专家介绍,在2012年4月,丰田混合动力车型累计销量已经突破400万辆。在丰田的规划中,其将在2015年底之前向全球市场发布21款混合动力汽车,计划于2013年至2015年期间实现这些混合动力汽车全球年均至少100万辆的销售目标。与此同时,丰田却于2012年放弃了在全球范围内销售其新款eQ电动车的计划。无独有偶,曾风光无限的日产聆风电动汽车2012年的实际销量也只达到预计目标的50%上下,全年销量仅有1万辆左右。种种迹象显示,当前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仍是混合动力的天下。那么,被视为最清洁的电动汽车的春天为何姗姗来迟呢?

 

欧博恩

 

对此,欧博恩说,“汽车厂商对电动汽车的想法非常浪漫,常常会说‘为了子孙后代有个健康的生活环境,不能再让汽车污染环境了……’,但是,要让电动汽车真正被市场认可绝非易事。” 欧博恩坦言,他也曾对电动汽车未来的预判过于乐观,通过这几年的艰难实践,业界都更为理性了,不过仍有几个误区需引起重视。

 

误区一,手机电池可驱动汽车。也许简称都是“锂电池”的缘故,提到动力电池,一些人常会拿手机电池进行比较,并觉得手机电池越来越小,待机时间却越来越长了,把手机电池做大或堆积捆绑成大电池,不就可以驱动汽车了吗?欧博恩认为,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物理问题,要涉及化学、电气等诸多难题,实施上有困难。

 

误区二,自顾扫门前雪。电动汽车(含增程型电动汽车)或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都需要从公共电网充电,那么,如何确保电网电力的来源充足和清洁呢?原先,核电被认为最清洁的能源之一,自日本“3·11”大地震后,核电或将不再受宠。其次,如果采用火力发电(如煤电),从采煤、发电到驱动汽车行驶的全过程产生的污染,已经被专家判定为得不偿失。换言之,发展电动汽车要有大局观,需要考虑到大量电动汽车需要充电时公共电网的承受能力、综合节能减排效益等多方面因素。

 

误区三,电动汽车一家独霸。不否认电动汽车或许是未来的主流,但是,如果所有的电动汽车都采用锂电池,那么生产锂电池所需的原料能否足够呢?同时,不同国家或地区,适用新能源汽车的情况也有所差异。例如,地方不大、人口不多的新加坡,也许更适用电动汽车;对城市人口稠密、停车位置紧张的欧洲和中国而言,布置充足的充电设施绝非易事,发展结合“油”和“电”优势的混合动力汽车应该更可行。不过,家庭用于接送孩子上学、买菜的第2辆车,如果有夜间充电的条件,则非常适合购买电动汽车。

 

欧博恩表示,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也未必会一家独霸,也许会形成不同技术派别优势互补、和谐共生的格局。对汽车厂商而言,比较现实和保险的做法,就是为一款车型配置传统内燃机、混合动力、替代燃料和纯电动等不同动力的版本,只有为消费者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才能赢得尽可能多的市场。

 

在近几年国内外大型车展中,麦格纳时常携新能源概念车亮相。据欧博恩介绍,麦格纳非常注重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已经在欧美开展了一些量产车合作项目。近来,麦格纳还在集团内部为新能源事业明确了职能划分,例如,由集团动力总成系统负责新能源技术的研发等等。同时,麦格纳还为新能源业务未来的产业化布局打出了组合拳。据悉,早在3、4年前,麦格纳就曾收购一家在新能源电控领域拥有技术专长的公司;2012年4月,麦格纳与现代重工组建合资公司,研发生产电池……

 

欧博恩强调说,新能源技术研发不能局限于“三电(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如何降低车重对提高电池续驶里程或降低电池成本意义重大。2012年3月27日,麦格纳与全球最大的商用碳纤维制造商卓尔泰克(Zoltek)宣布成立独家合作伙伴关系,联手开发诸如电池外壳等轻量化零部件。

(转载请注明来源:八秒跑车网/www.8mpaoche.com 责任编辑:Jack)
八秒跑车网微信公众号

“八秒跑车网”微信公众号,扫一扫,最新资讯随手掌握。

关键词: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隐私条款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网站简介
Copyright 2013-2015 8mpaoch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ariscar.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6240号-1 联系方式:021-50325218(总机) 邮箱: 电脑版 | 手机版